“看了微短剧,我妈认定身边就有恶媳妇”

“看了微短剧,我妈认定身边就有恶媳妇”微短剧不良价值观调查

本报记者 张守坤

“妈妈,我每天不学习,成绩是不是照样可以变好?”

听到儿子小瀚提出的这个问题,安徽省宿州市的王女士心里一惊:孩子今年才上小学三年级,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经交流,王女士得知,小瀚在寒假玩平板电脑时刷到一部和学渣逆袭有关的微短剧:主角上课睡觉、不写作业,成绩在班里垫底,但他一直我行我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本“考试秘籍”,不用学习就能轻松考出高分。后来主角一跃成为年级第一,受到同学们的追捧和老师、家长的表扬。受此影响,小瀚觉得学习是有捷径的。

“小瀚说他这个寒假刷到过不少微短剧,宣称努力学习是‘傻瓜’才干的事,成功者要么是天降馅饼,要么是出身豪门,踏踏实实做事的都没有好下场。还好我发现得早,及时告诉他这些微短剧的内容是虚构的、违背常识的,否则长此以往他的三观可能真会出问题。”王女士说。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观看一批微短剧发现,一些微短剧价值观导向偏差问题尤为突出,集中表现在金钱至上、不劳而获、暴力复仇、婆媳大战、小三上位、性别歧视等方面。

受访专家指出,这些不良价值观的传播,会对不同年龄段的受众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亟待依法规范。建议“促管结合”,进一步强化对微短剧内容的引导,通过技术赋能、现金补贴、流量扶持等多种手段,激励创作者生产更多高质量作品;同时加强微短剧创作、审核或备案、传播、运营、反馈全流程管理和规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引导观众自觉抵制低俗内容,培养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习惯。

金钱至上不劳而获不良价值观频出现

“看了微短剧,我妈认定身边就有恶媳妇。”河南省南阳市的李先生最近过得不太顺心,自从母亲迷上中老年爽剧、“老霸总”剧后,原本和谐的家庭关系慢慢出现了裂痕。

李先生介绍,去年10月,母亲刷到一部名为《××婆婆惊艳全场》的微短剧,每集5分钟左右,讲述了大佬婆婆勇斗恶儿媳的高爽故事。为了铺垫后续“爽点”剧情,刚开始反派儿媳冲入酒店,不问青红皂白殴打女主,并让姐妹将女主衣服扒光拍照。随后又撕毁了女主和丈夫的唯一合照,还要求女主下跪。最后,大佬婆婆和儿子一起联手打脸恶毒儿媳一家,开启复仇之路。

“这部剧的婆婆是一名年轻演员,为了增强戏剧冲突,让儿媳产生误解,刻意放大了儿子与母亲之间的暧昧行为,让人感到心理不适。而且这部剧完全是为了抹黑而抹黑,片中的儿媳没有一点脑子,台词设计也比较市侩。”李先生说。

但李先生的母亲却乐此不疲,对这类微短剧看得不亦乐乎。此后,她又追了《××亲不待》《××悔不当初》等微短剧,而这几部剧中,家人和亲戚是各式各样的坏,母亲看后深受影响。

“她觉得之前正常的婆媳关系都是装出来的,以前她和我媳妇还经常出去逛街吃饭,现在已经不搭理我媳妇了。她还觉得恶媳妇身边总会有白眼狼儿子和不管事的爸爸,我和父亲也深受其害,不管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她都会往坏处想。”李先生吐槽道。

记者注意到,为了吸引观众注意,部分微短剧剧情非常低俗、极为夸张,不仅降低了整体质量,还对观众尤其是老人、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微短剧推崇非传统的婚恋观念,比如设置“一夜情”等情节,误导年轻一代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在追求娱乐效果的同时,有些微短剧过度强调物质财富的重要性,通过展现一夜暴富的情节来强化拜金主义;还有些微短剧将女性刻画成花瓶、附属品,或者塑造为只注重外貌、物质,缺乏独立人格和能力的形象。

天津市河东区赵女士的妈妈最近迷上了微短剧《××是豪门》,剧情内容主要是中年阿姨离婚,女儿被拐,儿子入赘富家女。阿姨靠在工地卖盒饭为生,偶然间帮了一位豪门大小姐,大小姐撺掇她跟自己爸爸相亲。大小姐的父亲是当地首富,赫赫有名,但怕别人贪慕他的财产,就伪装成空调维修工去相亲。阿姨给他吃了顿盒饭,帮他缝了衣服,两人就领证了。结婚后,首富发现阿姨身边全是恶人,嫌弃他穷的儿媳,讹他钱还打骂他的兄嫂,儿子儿媳联合骗他肾。最后这些人都被霸总一一摆平,赶出了当地。儿子最终选择了母亲,富家大小姐原来正是阿姨被拐的亲生女儿,最后一家人住进了豪宅,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种剧没有任何逻辑可言,全部由雷同的套路堆叠而成——阿姨不停地被坏人欺负,霸总一次次出手拯救。这种剧情看着很爽,但实际还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拯救,自己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忍让,当个老好人就行,反正有一位强大的男性可以帮着解决问题。”赵女士说。

“但我妈看得津津有味。”赵女士发现,这部剧的受众多是“妈妈辈”的人,她们中很多人像剧中的女主一样,尽力满足别人的需求,收到的回报可能是不被尊重,“这样的价值观显然和现代社会不符,女性不是弱者,遇到不好的人就应该远离,而不是祈求、等待他人拯救,现实中怎么可能会有从天而降的霸总帮你遮风挡雨。”

还有《××好孕来袭》,剧中过度渲染阶层差异和财富作用,仿佛有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其爱情观扭曲,男女主年龄差距大且身份悬殊,感情发展过于突兀,将爱情简化为霸总对灰姑娘的拯救。家庭伦理方面,以怀孕推动剧情,将女性价值与生育绑定,孩子轻易背叛父亲,不符合现实中正常的家庭情感。

采访中,多位受访者对微短剧中存在大量“毁三观”的剧情表达了不满。

来自北京的陈女士说,一部名为《××疯狂世界》的微短剧,将网红职业简化为“恋爱附属品”,忽略行业竞争与压力,传递“靠颜值和运气即可成功”的观念,让观众误以为通过成为网红就能轻易获得成功。男主在确立关系后表现出的“巨婴”特质(如无理取闹、需女方哄劝),强化了女性需在情感中单方面付出的刻板印象。

在江苏读大学的王同学对《××晋升秘籍》印象深刻,该剧中主角在公司里不专注于本职工作,而是整天研究如何讨好领导。在有晋升机会时,领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他,即使他的工作能力在团队中并不突出,工作成果也不显著。主角在晋升后,依然靠着这种溜须拍马的方式坐稳职位,还打压那些认真工作却不擅长讨好领导的同事。

《养的小白脸××》,剧中夫妻双方各玩各的,婚内出轨,将权力和财富塑造成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还有受访者提出,有些短剧从名字来看就是打乱伦的“擦边球”,比如和自己的叔叔、哥哥谈恋爱,看剧后才知道双方没有血缘关系。  观众陷入认知误区负面影响引发对立

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发布的《微短剧行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微短剧女性用户超54%,00后&90后(15-34岁)用户比例超37%,银发微短剧用户占比超32%。

一些微短剧传递的不良价值观问题不容忽视。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教授周丽娜介绍,微短剧价值观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金钱至上、不劳而获、暴力复仇、婆媳大战、小三上位、性别歧视等诸多方面。这些不良价值观的传播,对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从相关数据来看,年轻人和银发族是微短剧的主要用户。对于年轻人来说,不良导向可能会对他们看待财富、家庭、生育等问题产生影响。例如今年过年,一则《一觉醒来相亲对象站床边》的摆拍视频,引发社会广泛讨论,不仅是因为其内容具有话题性,更因为其与年轻人的婚姻话题密切相关。此类不良价值观的引导,对年轻人群体可能产生更严重的负面影响。”周丽娜说,对于银发族而言,由于其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虚假信息误导。

她指出,对于中间年龄段的受众群体,尽管其网络素养相对成熟,辨别能力较强,但仍可能受到微短剧中宣扬的金钱至上、不劳暴富、职场复仇等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进而影响工作与生活中的正常心态。

“鉴于网络信息目前属于过载状态,且以算法为主要技术的信息推荐模式,大量粗制滥造微短剧的播放和传播,会挤压优质内容的可见度以及传播效果,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传递的错误价值观和不良观念还可能会误导舆论方向,强化刻板印象,影响社会风气。‘霸总’‘渣男’‘绿茶’‘小三’标签化分类,加剧社会认知割裂,引发群体对立,影响社会和谐。”周丽娜说。

在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看来,对于恶俗低质的圈钱微短剧,如果不加以整治,从长远来看不仅会损害行业声誉,降低公众信任,也会导致市场萎缩,影响行业长远发展。

实际上,为治理微短剧市场,相关部门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些规范文件。

202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将网络微短剧纳入监管体系,并于同年12月出台《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内容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微短剧的定义和监管要求。之后,相关规范和审核标准不断发布和完善。

2021年,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

2022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2024年又下发系列管理提示,要求2024年6月1日开始,全部微短剧进行分级分类审核或备案,全部持证上线,且分别对中老年题材、霸总题材、AI魔改、片名审核等发出管理提示。

“这些规范和准则的出台,旨在从源头上加强对微短剧创作的指导,推动微短剧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周丽娜说。

但为何现实中上线的微短剧仍然存在大量价值观问题?周丽娜分析,这反映出当前微短剧审核和监管方面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

首先,平台审核标准的执行力度和一致性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定,总投资额度不足30万元且非重点推荐的“其他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负责审核。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审核模式可能导致部分平台出于流量和商业利益的考虑,工作懈怠或审核标准尺度把握不到位。例如,对于“低俗”“暴力”等概念的界定,不同审核人员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导致一些“擦边球”内容通过审核,为低俗、价值观有问题的微短剧上线提供了可乘之机。

其次,跨平台监管的难度较大。一些低俗微短剧可能被一个平台下架后,通过修改内容或更换平台再次上线,在不同短视频平台或社交平台继续传播。这种跨平台传播的复杂性,给监管部门的有效跟踪和监管带来很大难度,导致某些微短剧难以被完全禁播。

马丽红指出,虽然从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都对微短剧的内容给出了明确的规范,但因为规则本身的概括性和艺术创作的模糊性,以及部分平台为追求流量放松审核,导致不良内容上线。此外,也有监管体系和追责机制不完善、部分创作者为吸引眼球刻意制造争议内容等多重原因,导致审核出现一定的漏洞。

不断强化内容引导提升审核监管效能

2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 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要求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根据微短剧行业发展实际,按照国产网络剧片分级监管、重点监管原则,对微短剧按三类分三个层级进行审核管理,以差异化、精准化管理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

2月10日,微信、抖音、快手官方分别发布违规微短剧治理公告。

微信方面表示,对部分违规微短剧剧目以及相关违规小程序进行处置。抖音方面表示,持续对含有不良价值观导向、违反公序良俗、低俗“擦边”等违规内容的微短剧,以及相关违规账号进行治理。快手方面表示,平台在审核及巡查中发现,部分微短剧片名低劣、导向偏差,并存在违规剧“换马甲”传播行为,破坏社区健康生态。

那么究竟该如何依法规范微短剧,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引导?

在周丽娜看来,在微短剧迈向2.0时代的关键节点,强化“促管结合”显得尤为关键。

一方面,应进一步强化对微短剧内容的引导,通过多种方式向优质内容倾斜。如2025年国家广电总局将实施“微短剧+”行动,将微短剧与其他领域或行业相结合,形成新的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经济业态,带动微短剧内容提质升级,赋能千行百业,如“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品牌”“跟着微短剧学经典”“跟着微短剧来科普”“微短剧里看非遗”等,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质作品。同时,政府通过技术赋能、现金补贴、流量扶持等多种手段,引导社会资源向优质内容倾斜,激励创作者生产更多高质量作品,形成良好的内容生态循环。

另一方面,加强微短剧创作、审核或备案、传播、运营、反馈全流程管理和规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相关主体严格执行管理规范,依法依规处罚违法违规行为。还应优化算法推荐机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审核效率和精准度,强化源头治理。在审核标准方面,应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相关概念,减少模糊地带,确保审核标准的一致性和执行力度。

此外,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渠道,提高受众媒介素养和审美水平,引导受众自觉抵制低俗内容,培养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习惯。平台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推荐优质内容、设置内容标签等方式,引导观众选择健康、积极的内容。

“与此同时,推动行业自律与跨平台监管,让行业形成守正创新之风,鼓励创作者和制作机构自觉遵守行业规范,提升作品质量。建立统一的监管机制,防止低俗内容在不同平台间的转移和传播,加强动态监管,确保违规内容能够及时被清理下架。”周丽娜说。

记者注意到,市场中有种观点颇为盛行:宣扬主流价值观会让微短剧变得没有“爽点”,不再令人上头,可能无法吸引观众。

受访专家认为,这种观点非常片面。微短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美学”表达展现一定的文化内核,从而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并具备持久的创新力和发展力。事实上,宣扬主流价值观不仅不会让微短剧失去“爽点”,反而能够为其注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力量。

近年来,有不少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微短剧同样成为爆款、广受好评。

比如《逃出大英博物馆》,该剧以拟人手法,讲述了一盏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身成一个可爱的女孩,并偶遇一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媒体人张永安,小玉壶央求张永安带其回国;

《锦衣巷》在每一集中心选择了一个传统文化或非遗项目作为内容载体,例如皮影戏、相声、川剧变脸等,通过多线并行的叙事方式,将不同代际、不同背景的人物故事交织在一起,映射出各个角色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和生活选择;

《东坡先生赶考记》以北宋嘉祐二年的科考为背景,将诗词歌赋、历史文化、民俗知识融入剧情之中,讲述了现代学生苏萧美穿越到北宋与苏轼、苏辙兄弟之间发生的奇妙故事……

“主流价值观并非枯燥说教,微短剧制作者要调整创作理念,观众不仅追求感官刺激,同样渴望有深度、有共鸣的内容,无论影视剧还是微短剧,除了商品属性,还有文艺属性,需要承担起文艺表达的社会责任。”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某微短剧MCN公司法律顾问邵培勋说。

关键词 :

冲击3300美元?华尔街投行调高金价预期

中新网2月18日电(宫宏宇)据路透社报道,高盛2月17日将2025年年底金价预期从2890美元 盎司上调至3100美...

中国新闻网 02-18 14:23:59

冲击3300美元?华尔街投行调高金价预期

中新网2月18日电(宫宏宇)据路透社报道,高盛2月17日将2025年年底金价预期从2890美元 盎司上调至3100美...

中国新闻网 02-18 14:23:59

2月18日央行开展489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

中国新闻网 02-18 14:21:19

2月18日央行开展489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

中国新闻网 02-18 14:21:19

2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697元 上调5个基点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2月18日...

中国新闻网 02-18 14:18:18

2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697元 上调5个基点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2月18日...

中国新闻网 02-18 14:18:18

安利上海旗舰体验馆焕新升级 打造高品质健康生活消费新地标

乘春潮,布新局。2月16日,位于斜土路547号的安利上海旗舰体验馆重装启幕,焕新亮相。这家坐落在上海核...

中国新闻网 02-18 14:11:10

安利上海旗舰体验馆焕新升级 打造高品质健康生活消费新地标

乘春潮,布新局。2月16日,位于斜土路547号的安利上海旗舰体验馆重装启幕,焕新亮相。这家坐落在上海核...

中国新闻网 02-18 14:11:10

迎新创新焕新“三新”驱动,光明乳业领航新征程,彰显“领鲜”地位

2025年2月17日,瑞蛇行大运,花开见光明光明乳业蛇年首场发布会在上海广播电视台成功召开,聚焦迎新创新...

中国新闻网 02-18 14:07:40

迎新创新焕新“三新”驱动,光明乳业领航新征程,彰显“领鲜”地位

2025年2月17日,瑞蛇行大运,花开见光明光明乳业蛇年首场发布会在上海广播电视台成功召开,聚焦迎新创新...

中国新闻网 02-18 14:07:40

优化政务数据共享 国家数据局将推动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试点

今天,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国家数据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优化...

央视新闻客户端 02-18 12:58:05

优化政务数据共享 国家数据局将推动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试点

今天,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国家数据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优化...

央视新闻客户端 02-18 12:58:05

高度近视≠只是看不清!警惕隐形杀手“青光眼”突袭

威立亮联合专家解读:近视超600度必须知道的护眼法则「医生,我近视

今日热点网 02-18 10:39:52

高度近视≠只是看不清!警惕隐形杀手“青光眼”突袭

威立亮联合专家解读:近视超600度必须知道的护眼法则「医生,我近视

今日热点网 02-18 10:39:52

安妮海瑟薇上《W》杂志,润致娃娃针x分层抗衰延续不老颜

近期的时尚文化热议话题中,无疑会有安妮·海瑟薇的身影!据悉,奢

今日热点网 02-17 17:09:29

安妮海瑟薇上《W》杂志,润致娃娃针x分层抗衰延续不老颜

近期的时尚文化热议话题中,无疑会有安妮·海瑟薇的身影!据悉,奢

今日热点网 02-17 17:09:29

创新共融:百雀羚携手北京同仁堂开启辉煌新篇章

市场激荡,经典品牌如何打破行业壁垒,实现破局共生,已成为当下发

今日热点网 02-17 11:29:15

创新共融:百雀羚携手北京同仁堂开启辉煌新篇章

市场激荡,经典品牌如何打破行业壁垒,实现破局共生,已成为当下发

今日热点网 02-17 11:29:15

联系我们:55 16 53 8@qq.com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经济头条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2021034106号-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2008-2020 By www.jingji.net All Rights Reserved